培育耐熱高麗菜 接力長跑32年
作者: 洪璧珍╱彰化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2年10月18日 上午5:30
中國時報【洪璧珍╱彰化報導】
「人生能有多少個卅二年?」台中區農改場的研究人員為培育出適合台灣氣候的高麗菜品種「台中二號」,前後花了卅二年,單單接棒走最後一里路的蕭政弘博士,就埋首做了十一年,過程漫長而辛苦,但想到家庭主婦將因而開心,他也覺得有代價了!
中區農改場場長張致盛指出,台灣全年都吃得到高麗菜,但七成以上是五十年前自日本引進的「初秋」,因不耐熱,夏天只能種到高冷山區,導致一顆高麗菜二百元時有所聞。
中區農改場卅二年前著手培育耐高溫的新品種,由郭俊義負責,但育種工作何其繁複,經過廿年,郭退休由蕭政弘接棒。
「育種工作,靠得是耐力與毅力。」蕭政弘說,新品種要能耐熱,還要外型美觀,有時候明明看起來已經很不錯,但剖開一看,因高溫缺鈣,葉球內部變黑,他的臉也跟著黑了。就這樣年復一年,不間斷反覆選種、培育,今年終於成功培育出的「台中二號」。
台中二號上個月經「植物品種權」申請通過後,近日以二百八十二萬的授權金,技術移轉給種苗業者,創下國內有史以來單一蔬菜品種最高授權金記錄。「台中二號」將於明、後兩天,在中區農改場開放日公開展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土異戈園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