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確對待過動症兒童
過動症許多人說一群兒童是跳跳虎、不聽話、人來瘋、引人注意、衝動性強的孩子,他們很難帶且特別難管教,許多父母向我抱怨,本來是性情溫順的父母,經過這群人來瘋的跳跳虎,折磨七年之後,自然而然父母性情大轉變,成為易打罵孩子,有點「過動症 」傾向的父母。
常常這些孩子在學校不被老師瞭解,常被老師叮嚀,甚至常被標籤化或經常受到處罰,更可憐的是,同學們久而久之看到這些活龍,反覆被老師處罰且毛病層出不窮,同學們也常孤立甚至欺負他。加上這些孩子本性都有點衝動,平時表達力又不好,一生起氣來,就不講君子小人,直接先打下去再說,結果,又更被處罰且被孤立,如此惡性循環造成適應的困難過動兒
這些孩童的成長階段與一般小朋友不一樣,他們走的路較辛苦,他們是生龍活虎,但卻到處碰壁,媽媽每天口頭上掛個「不」、「不」、「不」,同學常常以嘲弄的口氣,質疑「為什麼」、「為什麼他是這樣呢?」老師則常覺得他們不懂得自愛,沒有家教。
其實這群讓媽媽搖頭的小孩,心裡也常常做出無力的吶喊,「我哪裡錯了?為什麼被罵的總是我?」、「我是沒人愛的討厭鬼嗎?」在我的兒童心理門診中,每天看到許多類似的個案,「小小心靈受創傷的可愛小孩」,做心理醫師的我深深覺得,如果我們的父母、老師、專家們再不改變自己,去重新認識這些受創的跳跳虎;或者再不改變自己的管教策略,繼續「否定」、「打罵」這群不聽話的小天使;那麼,在不久的將來,每位台灣的精神科專科醫師有看不完的憂鬱及人格異常病患,社會更充滿暴戾及反社會成員,最終帶來莫大的遺憾。
過動兒 以下就簡單介紹這群讓媽媽搖頭的孩子背後之可能性,使父母重新認識這群小孩,因此,當下一次媽媽又想搖頭時想一想臧醫師提出的以下可能性。
首先,過動兒 孩子好好的,突然使父母搖頭的情境畢竟佔少數,除非孩子最近有學校生活適應問題,譬如被老師、同學罵或被誤會,甚至被威脅,此時孩子可能表現反常,譬如易哭鬧、易生氣、易找父母「喳」、易情緒起伏大,父母須耐心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挫折,適當加上處理或訓練,使孩子盡快進入狀況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土異戈園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